Skip to main content

只有當社會大眾能夠深入了解相關議題、重視社會融合的重要性和價值、擁有共融社會的願景並準備為實現這一願景作出貢獻時,才能實現共融就業或社會融合。一直以來,不同持分者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來提供有關不同學習障礙的知識,提高公眾意識,並鼓勵社會接受,但是建立社會歸屬感並動員社區廣泛的貢獻和支持,我們需要香港社會能夠批判性地反思社會融合的價值以及它如何構成宜居社會的基礎。

作為「香港殘疾人士共融就業:診斷評估研究」的延伸討論,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於2022年5月至9月期間舉辦了一系列重構共融就業願景研討會(下稱「研討會」),並探討不同的促進殘疾人士共融就業的改善方向,包括加強對照顧者的支持、發掘個人消費和公司採購的角色、設計有效的媒體策略,以及促進復康的跨專業協作等。研討會屬「賽馬會共融‧知行計劃 — 聚創樂融計劃」其中之一系列的活動,旨在匯聚相關持分者,集合更多資訊與建議,以改善香港共融就業的狀況。

研究團隊發佈研討會的概要報告,概括了研討會的內容和主要討論。以下羅列從願景研討會引伸出促進共融就業的行動清單:

  • 進行週期性的就業市場趨勢研究及相應地調整職業培訓;
  • 積極鼓勵殘疾人士家長參與協助學校、識別適合殘疾人士的工作種類、在工作場所輔導殘疾人士,以及融入社區生活;
  • 通過一個大型的宣傳運動 ,策略性和以時下的手法推廣殘疾人士的正面形象及倡導共融就業;
  • 加強照顧者的支援服務,並以家庭為單位,擴展殘疾人士服務;
  • 為非政府組織提供額外資源,以跟進和支援在職殘疾人士,成為殘疾人士的(準)個案經理;
  • 建立一個有關殘疾人士群組的電子平台,除了包含服務資訊,還可讓殘疾人士展示其能力,同時供專業人士和公眾作簡單參考,以及建立殘疾人士的正面形象;
  • 提倡社會採購,以增加社企和實行共融就業的商業機構的商機;
  • 設立在職指導員 (job coach)專業,在職場協助殘疾人士;
  • 研究學習支援助理在課室秩序和功課方面提供協助的成效;
  • 更有系統地在線下和線上讓教師及其他專業人士分享提高SEN學生的學習動機之經驗;
  • 透過特定行業的商會和服務機構(例如獅子會、扶輪社等),推廣共融就業;及
  • 非政府組織的捐款者可要求其支持的計劃聘請殘疾人士。

電子版概要報告可於項目網站(https://platformforinclusion.hk/sharing/RevisioningReports)免費下載。

如有任何垂詢,歡迎聯絡: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
陳嘉敏女士(電話:3917 4762;電郵:karenckmk@hku.hk

關於 「賽馬會共融.知行計劃」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聯同四間社會機構,包括CareER、協康會、香港耀能協會以及聖雅各福群會以協作模式,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動「賽馬會共融.知行計劃」。此項為期三年的協作計劃,以持份者為本,旨在從加深了解到進一步以行動實踐,重新定義殘疾人士與他們的工作類型,跳出傳統工種框框,讓殘疾人士有更多合適機會,以多角度肯定他們的能力以及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

由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負責的「賽馬會共融.知行計劃」 - 聚創樂融計劃,將會研究現時香港殘疾人士的就業狀況,促使不同持份者以至社區人士反思及重新構想共融就業的必要元素,建立資訊共享平台,我們將集合社會上不同資源,加以協調、整合,建立多樣化行動平台,孕育更多創新意念,從認知到行動,知行合一,建構一個更加共融,可持續的社會。

關於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
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於2002年12月成立,致力研究公民社會的本質、元素、動態和角色,以推動良好管治,並以建構永續社會為使命,以社群為本的創新方案,推動相關政策的討論和落實。本中心由三個單位組成,包括永續坊、匯創坊和睿澤坊,分別聚焦不同政策研究範疇,藉著推行具影響力的項目,帶動系統性改變,從而步向永續發展。

Trigger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