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香港是國際大都會,但仍然保存深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質的活動項目 ─  戲棚粵劇,即為其中的佼佼者。粵劇是香港首項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教育是傳承粵劇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途徑;香港的新高中課程改革,正好為粵劇融合正規課程提供了一個契機。戲棚是本土粵劇的根源,其獨特文化空間更可成為學習空間,讓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本土文化藝術。

HKU

圖為《戲棚粵劇與學校教育》三位編著者,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學顧問盧萬方先生(左),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吳鳳平博士(中)及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林偉業博士(右)。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自2006年起一直致力於中學推廣粵劇的工作,把粵劇融合中國語文的培訓計劃以及相關的教學研究,並推行「香港大學粵劇教育研究及推廣計劃」。自2009年起,更獲「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撥款,開展「戲棚粵劇教育及出版計劃」,讓學生從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以及傳統手工藝等方面,探索戲棚粵劇的文化空間,並將之與新高中正規課程結合,引導學生認識、欣賞、尊重粵劇文化,鼓勵他們認識粵劇作為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肩負起傳承與保育的公民責任。本計劃更獲選為「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二十周年的亮點項目。

《戲棚粵劇與學校教育──從文化空間到學習空間》是本計劃的研究成果結集,展陳多項戲棚粵劇文化的專題探究和實地考察,為教育界提供粵劇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正規課程的參考及方向。本中心是日於香港大學舉行新書發佈會,展示研究成果並分享教學經驗。本書供學校及教育界人士免費索取參考;此外,全書電子版亦會上載於「香港大學粵劇教育研究及推廣計劃」網誌 ( http:// yuejuedu.blogspot.hk/ )。

傳媒查詢,請聯絡計劃研究員陳菀甄小姐 (電話﹕2219 4339/ 電郵﹕yuenyanc@hku.hk )、執行主編蔡啟光先生 (電話﹕9123 5941/ 電郵﹕kaikwong@gmail.com )或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發展及傳訊經理黃麗萍女士(電話:2219 4270 / 9220 5840 / 電郵:qlpwong@hku.hk )。登入: http://web.edu.hku.hk/media.php  瀏覽網上版新聞稿。相關圖片可在 http://web.edu.hku.hk/press/20121205/ 下載。

Trigger Embed Code